颱風約克 颶風

颱風約克(英語:Typhoon York,國際編號:9915,中國大陸編號:99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1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Neneng)是1999年港澳兩地最為矚目的風災,其引致的傷亡及損失比較嚴重。 約克橫過珠江口期間,一度使港澳兩地氣象

發展過程 ·

颱風約克(9915)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七日 約克在九月十二日於馬尼拉東北約420公里處發展為一熱帶低氣壓。它向西移動,橫過呂宋北部,並導致18人在山泥傾瀉中死亡。 約克進入南海後,在九月十三日增強為一熱帶風暴,其移動途徑隨後變得不規則。

颱風約克自1983年以來首個引致天文台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亦是1999年內第二次懸掛九號或更高風球的熱帶氣旋,同類 情況在1964年曾出現一次。 →1999年9月12日至17日颱風約克的路徑圖。一道廣闊季風槽內一個旋轉中心在9月12日於馬尼拉東北約

16/9/2018 · 強颱風「山竹」襲港,天文台今日(9月16日)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繼去年「天鴿」後,連續第二年需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原來19年前的同一天,即1999年9月16日,香港也懸掛十號風球。當時颱風「約克」襲港,天文台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颱風約克是自1983年颱風愛倫以來首個令天文台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同時並創下了最長時間的十號風球,也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個、九十年代唯一一個及史上最後一次「懸掛」十號風球。約克吹襲期間,西貢和橫欄島都錄得破紀錄的陣風風速。

颱風約克(9915):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七日 約克在九月十二日於馬尼拉東北約430公里處發展為一熱帶低氣壓。它向西移動,橫過呂宋北部,並導致18人在山泥傾瀉中死亡。 約克進入南海後,在九月十三日增強為一熱帶風暴,其移動途徑隨後

>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 > 130週年紀念 > 天文台網誌 > 開心事業 > 服務承諾 > 品質管理 > 天文台五年策略計劃 > 社會企業責任 > 天文台概述 > 立法會答問 > 組織結構 > 天文台科學顧問 > 天文台策略諮詢委員會 > 天文台之友 > 香港天文台獲取的獎項 > >

颱風約克、愛倫及荷貝襲港期間 天文台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 (2011年11月17日) 具威力的歷史颱風是香港市民的集體回憶。為市民提供更多有關歷史颱風的資料,天文台最近增強了「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網頁的內容,並特別讓有興趣

因此,香港天文台在清晨5時20分時懸掛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為稍後懸掛十號颶風信號作出警號,同步地約克被升格為颱風,中心風力平估為每小時150公里(相等於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一級颱風)。

九十年代唯一的十號風球,也是唯一一個在舊熱帶氣旋命名制度下,使本港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先生(男子名)。 Date: 11-16 SEP 1999 Typhoon YORK ADV LAT LON TIME WIND PR STAT 1 16.20 123.70 09/11/18Z 25 – TROPICAL

>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 > 130週年紀念 > 天文台網誌 > 開心事業 > 服務承諾 > 品質管理 > 天文台五年策略計劃 > 社會企業責任 > 天文台概述 > 立法會答問 > 組織結構 > 天文台科學顧問 > 天文台策略諮詢委員會 > 天文台之友 > 香港天文台獲取的獎項 > >

九十年代唯一的十號風球,也是唯一一個在舊熱帶氣旋命名制度下,使本港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先生(男子名)。 Date: 11-16 SEP 1999 Typhoon YORK ADV LAT LON TIME WIND PR STAT 1 16.20 123.70 09/11/18Z 25 – TROPICAL

颱風約克、愛倫及荷貝襲港期間 天文台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 (2011年11月17日) 具威力的歷史颱風是香港市民的集體回憶。為市民提供更多有關歷史颱風的資料,天文台最近增強了「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網頁的內容,並特別讓有興趣

颱風約克在9月16 日正面吹襲本港。約克的風眼橫過時,本地風力顯著減弱。約克早上在香港南部掠過,其風眼影響本港南部地區,本港部份地區吹颶風程度的東至東北風。約克的風眼在早上10時左右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總部,當時它位於天文台西南偏南約20

自1946年以來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當中,只有1961年的愛麗斯(Alice)及1968年的雪麗(Shirley)的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若論十號風球生效的時間,1999年約克(York)則創下了最長的紀錄–11小時。溫黛可算是最兇猛的颱風。

颱風名稱 當最接近天文台時 最低平均 海平面氣壓 (百帕斯卡) 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期間的最高熱帶氣旋強度 日期/月份 年份 方位 距離 (公里) 每小時 瞬時 級別 中心附近 最高持續風力 (公里/每小時) 中心附近 最低海平面氣壓

颱風約克 2018-09-26 23:30 1999年吹襲香港的颱風約克,創下十號颶風信號生效時間最長的紀錄,達十一小時。重溫當年新界在約克吹襲下的情況。 由高位向下望去天平山村,中午後已分不清楚哪裡是農田、哪裡是馬路。 村口亦很早就開始水浸,水深及腰

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 Typhoons necessitating the issuing of the Hurricane Signal No.10 註: 1. 此網頁內的熱帶氣旋警報是根據天文台實時發出的警報而製定,而熱帶氣旋報告則是在熱帶氣旋經過後所編寫的。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五日約下午2時約克的可見光衛星圖片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約上午11時約克的可見光衛星圖片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上午10時30分的立體雷達回波圖片 灣仔數幢大廈的玻璃幕牆給颶風吹落 在灣仔,一天秤被吹塌後擊中附近一幢大廈

山竹吹襲香港期間,香港各測風站錄得的最高風力載於表2.2.1,香港整體的風力超越過去三十年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所帶來的風力,包括一九九九年的約克、二零一二年的韋森特及二零一七年的天鴿(見表2.2.2)。

山竹吹襲香港期間,香港各測風站錄得的最高風力載於表2.2.1,香港整體的風力超越過去三十年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所帶來的風力,包括一九九九年的約克、二零一二年的韋森特及二零一七年的天鴿(見表2.2.2)。

二 一八年九月十六日強颱風山竹猛烈吹襲本港,當日香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達十小時,是本港自一九四六年以來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第二最長時間,僅次於一九九九年颱風約克襲港時創下的十一小時紀錄。

香港新聞網7月24日電 中新社報導,原本預測只是掠過香港的颱風“韋森特”,突改變移動路徑強勢襲港。香港天文臺23日先後挂起三號、八號風球,至24日淩晨零時45分改挂十號風球,這是1999年經受颱風“約克”後,時隔13年香港再懸最高級別熱帶氣旋警示。

約克在南中國海向北移動,在14日加強成一強烈熱帶風暴,然後改向西北移動。15日下午,約克幾乎停留不動,當晚加強成為颱風。直至深夜方再開始向西北方向移動。翌日早上,約克掠過香港南部,之後在珠江口西岸移入內陸,最後於9月17日清晨在廣東內陸

約克於午夜繼續快速增強,並增強為颱風.由於高地於凌晨而錄得烈風,所以改懸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並繼續增強,由於香港亦受約克的大雨所影響,天文台於八號風球發出後數十分鐘發出黃色暴雨警告.而約克繼續接近香港,並繼續增強,且進入香港60公里內,所以

30/8/2017 · 繼強颱風天鴿、強烈熱帶風暴帕卡後,香港有機會遭到第3個風暴「瑪娃」正面吹襲。如果「瑪娃」增強成為颱風或更強的氣旋,路徑又接近1999年襲港颱風約克,不排除歷史重演10號風球,成為1964年後首次1年2個10號風球。如果按照歐洲中期

颱風瑪姬於1999年夏季曾對香港和台灣造成嚴重的影響,與稍後出現的颱風約克吹襲香港,懸掛了九號風球。 瑪姬自東北向西南橫過香港,當時香港繼1997年颱風維克托之後,首度再次掛起九號風球。

颱風約克自1983年以來首個引致天文台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亦是1999年內第二次懸掛九號或更高風球的熱帶氣旋,同類情況在1964年曾出現一次。→1999年9月12日至17日颱風約克的路徑圖。

韋森特是香港天文台在2012年第三個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亦是天文台在1999年9月颱風約克襲港以來首次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韋森特吹襲期間,本港西南部風力達到颶風程度。韋森特在最接近香港前約三十小時內迅速增強,從熱帶風暴增強

【星島日報報道】強颱風「山竹」襲港,19年前的同月同日,颱風「約克」正面襲港,風眼掠過香港,天文台當時在3個半小時內接連改掛八號、九號及十號信號,吹襲期間共奪去兩條寶貴性命。 時間回到1999年9月16日,「約克」於當日凌晨急劇增強

【星島日報報道】強颱風「山竹」襲港,19年前的同月同日,颱風「約克」正面襲港,風眼掠過香港,天文台當時在3個半小時內接連改掛八號、九號及十號信號,吹襲期間共奪去兩條寶貴性命。 時間回到1999年9月16日,「約克」於當日凌晨急劇增強

【強颱風山竹回顧】在山竹的吹襲下,天文台史無前例為1000公里以外的熱帶氣旋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而適逢約克襲港19周年之日,天文台發出了10小時的十號颶風信號。

29/10/2019 · 天文台自1946年起共有15個颱風引致天文台發出10號颶風信號,當中10號風球維持時間最長的要數1999年襲港的颱風「約克」,由9月16日上午6時45分至下午5時45分,歷時11小時;其次是1960年的颱風「瑪麗」,維持9小時10 分鐘

在二次大戰後 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當中,只有 1961年的愛麗斯(Alice) 及 1968年的雪麗(Shirley) 的 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若論十號風球生效的時間,1999年約克(York) 則 創下了最長的紀錄 – 達 11 小時,其次為 2018年的山竹 。

天文台話,颶風程度嘅東至東北風影響香港東南部,隨住天鴿行去珠江口西面,香港會轉吹東南風,到時颶風會影響埋其餘嘅地區,十號風球會維持幾個鐘,市民應該留意破壞性嘅風力,同可能發生嘅山泥傾瀉、水浸,唔好離開屋企或者有屏蔽嘅地方 [40]。

影響 ·

14/9/2018 · 颶風、颱風和氣旋有什麼不同?它們都是熱帶氣旋,是在世界各地有不同名稱的同一種風暴。關於typhoon的詞源也有各種說法,兩岸對颱風強度的分級與名稱也有差異。

初時天色大致良好,市區最低氣溫約24度,新界再低兩三度。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稍後有一兩陣驟雨,最高氣溫約29度。吹

16/9/2018 · 本年最強颶風山竹今天肆虐香港和澳門一天後,已於傍晚在廣東登陸,香港天文台於晚上7時40分把最高級別的10號颶風改為8號烈風信號,即10號風球在港高懸十小時,成為香港史上懸掛時間第二長的10號風球,較由颱風約克創下的最長11小時紀錄少

10/8/2007 · 發生於1962年的颱風溫黛(Typhoon Wanda),是紀錄上吹襲香港最強的颱風之一。「溫黛」襲港時分別創下香港最低氣壓、最高每小時平均及最高陣風的風速紀錄。溫黛同時在香港東北面的吐露港引起风暴潮,造成嚴重傷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各

天文台在7月24日凌晨12時45分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當時韋森特集結在香港天文台總部之西南約100公里。這是自1999年颱風約克襲港後,13年以來天文台首次發出的十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亦是自長洲信號站關閉後,第一個「發出」而非「懸掛」的十號信號。